中国药物与临床

论著

  • 多口径加权与普通加权在健康调查数据分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张军锋;刘冰洁;邵彤;

    目的比较多口径加权与普通加权在总体结果估算方面的应用效果,证实多口径加权在流行病学健康调查数据分析管理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山西省常见风湿病调查数据库中的完整调查资料6 424份,分别对其进行普通加权与多口径加权,评价其估计误差程度,预估骨关节炎患者人数,并检验真实性。结果与普通加权相比,多口径加权算法计算出的口径加权对虚拟总体的分组人数估计误差小,对患病人数的估计值更加接近真实值、估计误差百分比小。在对山西省农村地区不同年龄段骨关节炎患病率的估计中发现,年龄是骨关节炎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最高,达56.71%。结论多口径加权与普通加权相比误差率低,估算准确度高,真实性强,在流行病学数据管理分析中能显示出其根据样本数据准确推断总体的价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1年06期 v.21 901-9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银屑病皮肤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αvβ3整合素受体调节内皮细胞功能

    牛旭平;韩齐心;张开明;

    目的探究银屑病皮损来源的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MSCs)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内皮细胞表面整合素受体αvβ3及其信号通路是否参与其中。方法通过DMSCs与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在Transwell小室共培养的方式,检测共培养后HUVECs的增殖、黏附、迁移和体外成血管能力,同时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αvβ3和局部黏着斑激酶(FAK)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αvβ3、FAK和磷酸化FAK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银屑病皮损来源DMSCs促进了HUVECs的增殖、黏附、迁移和体外成血管能力(0.43±0.03与0.59±0.03;190±13与250±15;40±7与105±6;1.32±0.22与4.60±1.00,均P<0.05),也上调了整合素αvβ3和FAK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P<0.05),而且磷酸化FAK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银屑病皮损来源DMSCs能够通过分泌可溶性细胞因子改变局部微环境,影响内皮细胞功能,促进血管新生,参与银屑病的发病。在银屑病皮损DMSCs作用下与内皮功能相关整合素αvβ3及其下游FAK表达水平上调,表明银屑病皮损来源DMSCs可通过整合素αvβ3信号通路调节内皮细胞功能。

    2021年06期 v.21 904-9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4在肉芽肿性乳腺炎病理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杨小红;石岳;石鹤;杨婷子;

    目的通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在肉芽肿性乳腺炎不同发病阶段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方向。方法根据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三期,于病理科收集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蜡块组织,每期20例,共60例。进行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IL-2、IL-4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分期的肉芽肿性乳腺炎蜡块组织中IL-2、IL-4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期组IL-2平均灰度值与中、后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中期与后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1);IL-4中期平均灰度值与初、后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初期与后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2与IL-4灰度值呈负相关性。结论 IL-2、IL-4在肉芽肿性乳腺炎不同发病阶段表达不同;IL-4随IL-2含量的升高而降低,表明患者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存在免疫平衡紊乱的情况。

    2021年06期 v.21 908-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弥散张量成像描记视神经辅助垂体腺瘤手术

    成睿;王文雄;耿新;王春红;吉宏明;

    目的探讨应用弥散张量成像描记垂体巨大腺瘤患者术中视神经位置准确性评价辅助手术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山西省人民医院病理及影像学诊断为垂体巨大腺瘤患者45例。筛选符合标准病例31例,所筛选患者术前均行核磁共振平扫、增强及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将所得数据以DICOM模式转录整合到影像后处理站进行视神经、视交叉的描绘,图像化肿瘤与神经的毗邻、包围和侵袭关系。入组病例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手术治疗,在术中验证视交叉与巨大垂体腺瘤相关位置关系,术后通过Kappa检验验证二者是否一致。结果在符合标准31例患者中,在后处理工作站可见视交叉位于肿瘤腹侧上方11例,视交叉位于肿瘤背侧上方12例,位于正上方8例,位于腹侧正中0例。术中可见视交叉位于肿瘤腹侧上方9例,视交叉位于肿瘤背侧上方11例,位于正上方10例,位于腹侧正中1例。通过Kappa值验证术中观察视交叉与肿瘤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弥散张量成像所描绘的一致性,κ=0.85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弥散张量成像术前可以较为准确描绘肿瘤与视神经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选择手术入路,保护视交叉,提供影像学依据。

    2021年06期 v.21 911-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乳腺癌术前肿物切除活检对亚甲蓝腋窝前哨淋巴结染色成功率的影响

    郭向阳;曲隽渊;薛登峰;梁帅;李嘉;刘慧娟;于磊;赵旭晔;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肿物切除活检对亚甲蓝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染色成功率有无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接受SLNB的cT1~2N0M0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共174例,其中术前行肿物空芯针穿刺活检98例,术前行肿物切除活检76例。比较2组患者行亚甲蓝SLNB的检出率有无差异,以及分析肿物切除活检组中SLNB检出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组成功发现前哨淋巴结的有91例,染色成功率为93%,每例患者平均检出(4.2±0.9)枚,肿物切除活检组成功发现前哨淋巴结的有68例,染色成功率为89%,每例患者平均检出(3.9±1.0)枚,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体质量指数、是否伴有脉管癌栓可能与乳腺肿物切除活检后的乳腺癌患者SLNB检出率有关(P=0.012,P=0.034)。结论术前肿物切除活检对乳腺癌患者行亚甲蓝SLNB检出率并无显著影响,但对于体质量指数偏大、有脉管癌栓的患者应该慎重。

    2021年06期 v.21 914-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不同胎牛血清浓度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对角膜上皮细胞损伤修复的影响

    潘华婴;赵成海;魏文斌;

    目的探讨不同胎牛血清(FBS)浓度培养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条件培养液(hUCMSCCM)对角膜上皮细胞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贴壁法培养,以含有1%,3%,5%,10%的FBS培养基培养P6代hUCMSCs并收集4种培养条件下的培养基,利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hUCMSCCM对角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收集4种hUCMSCCM培养损伤的角膜上皮细胞,检测其对角膜上皮细胞损伤修复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种hUCMSCCM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结果 (1)收集的4种hUCMSCCM均能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增殖,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其中1%hUCMSCCM和3%hUCMSCCM2组条件下,角膜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和对照组;(2)4种hUCMSCCM均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迁移,1%hUCMSCCM在24 h促进角膜上皮细胞损伤修复最为显著,随着时间延长,除10%hUCMSCCM组外其余组均表现出显著的促进角膜上皮细胞损伤修复的能力;(3)4种UCMSCCM中PDGF的分泌具有差异性,随着血清浓度的增大,PDGF的含量逐渐减少;而IL-8的分泌与血清浓度的增加呈现正相关性。结论不同浓度FBS培养的hUCMSCCM对角膜上皮细胞增殖和损伤修复具有促进作用,其中1%FBS hUCMSCCM在24 h修复和促增殖最为显著;其作用是通过分泌修复因子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保护角膜上皮细胞。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将成为角膜上皮损伤的新治疗方法。

    2021年06期 v.21 917-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消息

  • 本刊加入中国知网中国全文数据库的声明

    本刊编辑部;

    <正>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免费提供作者文章引用统计分析资料。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2021年06期 v.21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实用医技杂志》征订启事

    <正>《实用医技杂志》为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以医疗卫生单位、医学院校、部队厂矿医院的医疗、医技、管理、护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医疗、医技等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医疗技术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医疗、医技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影像诊断、综述、讲座、医学检验、临床研究、医学工程、药物与制剂、内窥镜与电生理、核医学、医院管理、康复理疗、医学教育、临床护理、病例报告等栏目。

    2021年06期 v.21 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调查研究

  • 山西某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心理状况调查研究

    黄慧;郝晓玲;刘晓娟;

    <正>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护人员面临的职业压力普遍增高,过度压力导致产生疲乏、焦虑、抑郁以及工作能力和工作满足感的明显下降~([1])。有研究指出:护士面临压力而表现出的职业倦怠较医生而言更为明显,这可能与社会上重医轻护的认知有关,同时与护士的工作环境差、福利待遇低以及性别、家庭等因素相关~([2])。本研究通过分析山西省某医院临床护士心理状况及压力因素,以期寻求科学的方法帮助护士正视自身心理压力,达到为其心理减负、提升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2021年06期 v.21 92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2015年清徐县布鲁菌病项目高危人群血清学筛查分析

    吴俊红;

    <正>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直接威胁畜牧业生产、严重危害人畜共患传染病,亦称马耳他热或波状热病。清徐县是太原市布病重病区,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清徐县疫情明显回升,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为遏制清徐县布鲁菌病疫情上升的势头,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开展了布鲁菌病防控工作,以下为项目开展情况。

    2021年06期 v.21 922-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作者·编者·读者

  • 关于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本刊编辑部;

    <正>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的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应具有自明性和独立性,并拥有与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通常中文摘要以不超过400字为宜。应以第三人称的语气书写。不要使用"本文"、"作者"、"我们"等作为陈述的主语。

    2021年06期 v.21 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关于计量单位等表示方法的说明

    本刊编辑部;

    <正>根据有关规定,我们对来稿中有关计量、浓度等表示方法有统一要求,望作者参照执行。1时间表达:正文中时间的表达,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d、h、min、s,而不用天、小时、分钟、秒。例:3 d、19 h、20 min、5 s,不用3天、19小时、20分钟、5秒。2人体及动物内压力测定的计量单位: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Hg)或cmH_2O为计量单位,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Hg、cmH_2O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系数。

    2021年06期 v.21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本刊编辑部;

    <正>为维护本刊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现将本刊对一稿两投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1本声明中所涉及的文稿均指原始研究的报告或尽管2篇文稿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这些文稿的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所指文稿不包括重要会议的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以及在一种刊物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的文稿。上述各类文稿如作者要重复投稿,应向本刊编辑部作出说明。

    2021年06期 v.21 1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影像诊断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对短暂脑缺血患者发作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苏绍芳;

    <正>短暂脑缺血发作是常见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多发疾患~([1])。因其发作时间长短不一,数分钟至数十分钟,通常不超过24 h,因此,多数患者到院就诊时,需要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等辅助诊断~([2])。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是磁共振成像(MRI)的重要组成,能通过提供真实的脑生理状态信息,辅助颅内病变检查~([3])。用该项影像学技术评估短暂脑缺血发作,或能为病情诊断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帮助临床医师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进行及时、准确救治~([4])。在本研究中,主要探讨DWI检查对短暂脑缺血患者发作病情诊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25-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及宝石能谱CT血管成像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

    张亮;侯跃宏;刘婷婷;

    <正>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系颅内动脉壁病理性局限性扩大,造成动脉壁囊性膨出和载瘤动脉腔连接,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未破裂出血动脉瘤约占90%,大多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部分有神经压迫及发作性头痛,仅在入院检查或门诊体检时偶然发现。但是IA一旦破裂出血,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1,2]),IA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最主要病因。因此,针对IA未破裂出血时的隐匿性以及破裂出血时的严重性特点,早期准确诊断该类疾病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对比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

    2021年06期 v.21 927-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局灶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导管腺癌的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

    张静;邱卉;张慧生;王亚静;

    <正>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 AIP)是一种免疫相关的胰腺炎性疾病,于1995年由Yoshida等~([1])提出。根据组织病理学差异将AIP分为Ⅰ型和Ⅱ型~([2])。亚洲人Ⅰ型常见,比例可>95%~([3])。Ⅰ型AIP按照形态学分为弥漫型、多灶型和局灶型,其中局灶型AIP占比约为28%~48%~([4])。局灶型AIP与胰腺导管腺癌(PDA)在影像表现上有一定的重叠性,鉴别困难。但两者的治疗手段却大相径庭,Ⅰ型AIP对激素治疗敏感,大部分AIP患者可从激素治疗中获益;PDA则需手术切除。曾有学者统计,因胰腺肿物经手术切除的患者中,AIP约占4%~([5])。因此,最大限度的区分AIP和PDA成为摆在影像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本研究收集AIP和PDA病例,对病变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和正常胰腺与病变间信号强度比(SIr)进行分析,以期加强对AIP特点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29-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三维超声心动图自动定量技术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价值

    刘天宇;

    <正>目前,冠心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国民生命安全与健康状况的主要心血管疾病,并且该疾病的临床发病率与疾病负担均持续增加~([1])。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逐渐成为了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在手术中纠正冠脉闭塞、狭窄等情况,促使恢复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而达到良好的心肌血流灌注作用。现阶段临床发现准确了解发病患者的左心收缩功能与左心室容积更有利于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开展科学的病情评估以及合理评判预后状况~([2])。三维超声心动图是现阶段临床检查患者心脏结构的主要手段,国内外临床医务人员均推荐使用该项技术来了解患者的左心功能及左心室容积~([3])。本研究旨在明确三维超声心动图自动定量技术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应用价值,依次在其PCI术前、术后实施三维超声心动图自动定量检查,通过对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三项指标进行记录与比较,从而为冠心病患者的PCI术后的疗效评估提出参考建议。现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31-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数字化钼靶摄影与螺旋CT 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分析

    范秀丽;赵晚苗;张永芳;

    <正>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在诊断乳腺疾病中通常采用数字化钼靶摄影、螺旋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方式,其中数字化钼靶摄影应用最广,螺旋CT在检查中对密度分辨率较高,MRI对血流变化最为敏感~([1])。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数字化钼靶摄影、螺旋CT及MRI诊断乳腺癌,旨在探究其诊断效能。现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33-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 ]
  • 高低频超声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宫颈癌的对比分析

    任卫华;李鹏;

    <正><正>宫颈癌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其中超声检查具有简单方便、无创、经济实惠等优点,特别是当前高低频超声方法可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宫颈病灶的血流分布及病灶情况,但是超声方法依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限~([1])。MRI可多方位成像,有利于准确判定肿瘤浸润深度、体积等,也能够清楚显示病灶侵犯情况及周围淋巴结状态~([2])。特别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一种能在活体上进行水分子扩散测量,能够反映活体组织功能状态,从而可反映病变组织学情况~([3])。本研究对比高低频超声与MRI诊断宫颈癌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34-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临床研究

  •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首次131I甲状腺清除疗效分析

    刘娜;仝慧敏;武晨;罗丽萍;吴力翔;程艳;武志芳;

    <正>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集中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DTC的治疗,除低危组DTC患者主要以手术治疗外,对于中高危组DTC患者,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手术切除+~(131)I甲状腺清除、清灶+内分泌替代的综合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分析DTC患者术后首次~(131)I甲状腺清除疗效的影响因素,更好地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021年06期 v.21 937-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超声引导下手法联合药物处理动静脉内瘘早期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田红芳;冀红娟;李立志;武政华;丁绍荭;石韶华;武小桐;

    <正>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尿毒症患者维持血液透析最好的血管通路,是患者重要的"生命线",血栓形成是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主要原因,对患者在精神、经济和生活上造成极大负担。并且,血栓形成后常因无法透析进行不必要的临时导管置入。超声穿刺下手法联合药物溶栓,较传统溶栓能更有效、精准治疗;能明显减少尿激酶用量,减少溶栓相关并发症发生。我院从2017年开始采用超声引导下法按摩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39-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鼓膜温度 白细胞介素-6 分娩结局的影响

    张士民;吴华彬;

    <正>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为分娩过程中的常见生理现象,多由第一产程开始,持续至胎儿娩出。分娩过程中由于产妇宫缩对子宫血管的压迫,胎儿对产道的压迫,加之产妇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均可导致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不仅提高剖宫产率,也增加呼吸性碱中毒、母体血红蛋白释氧量下降,甚至导致不良分娩结局。近年来,随着人民对医疗卫生要求的增高,越来越多的产妇希望减少分娩过程中的痛苦,无痛分娩技术逐渐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开来。硬膜外分娩镇痛为临床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罗哌卡因、舒芬太尼为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硬膜外镇痛药物~([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可使产妇下肢外周血管扩张,麻醉平面以上的血管出现代偿性收缩,使散热减少。此外,疼痛缓解导致的产妇过度通气减少,出汗阈值提高,也导致散热减少。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0例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分娩镇痛对产妇产间发热率、白细胞介素-6、分娩结局的影响,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41-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外用肾上腺素联合外用凝血酶对成人烧伤切痂创面止血效果的临床观察

    朱国强;王军成;韩树强;张慧敏;武永亮;

    <正>烧伤后切削痂手术治疗会破坏大量的微小动静脉,导致创面弥漫性出血。即使很小面积的切削痂,也会引起大量的出血~([1,2])。稍大面积的烧伤切削痂手术,往往需要输血治疗来维持患者基本循环。因此采用何种有效、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止血方法,就成为术者首要考虑的一点,也是手术成功与否最为关键的难点之一。人们通常使用外用肾上腺素盐水纱布压迫止血,但其最大的缺点是药效过后,易发生反弹性的出血。本研究尝试使用外用肾上腺素联合凝血酶对切削痂创面行压迫治疗,观察术中及术后创面渗血、渗液量的变化,评价该方案在烧伤切削痂手术中的价值。

    2021年06期 v.21 944-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喉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及唾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朱虹;左文娜;金爱燕;韩庆林;杨怡;王红芹;

    <正>喉鳞状细胞癌是喉癌的最常见类型,患者以声嘶、咳嗽、呼吸及吞咽困难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易忽略早期症状而使病情拖延,故简便准确的检测指标是早期确诊喉鳞状细胞癌并采取积极干预措施的基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种可降解多种细胞外基质的酶类,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亚型,其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变化并破坏肿瘤细胞侵袭的组织学屏障~([1])。关于血清及唾液MMP-2、MMP-9水平检测在早期筛查喉鳞状细胞癌并宏观评估病情方面的研究目前涉及不多,文中以此为切入点并展开讨论、旨在为后续同类患者的早期诊断等寻找便捷、准确、经济的新手段。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45-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超重孕妇不同孕期肠道菌群分布特征的研究

    宋志英;李荣琴;刘慧;

    <正>孕妇超重及肥胖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升高,危害母儿健康~([1])。肠道菌群失调与肥胖的发生发展有关~([1])。本研究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探讨超重孕妇与体质指数(BMI)正常孕妇肠道菌群的差异性,为改善超重孕妇的预后提供新思路。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1至12月于山西省妇幼保健院产检的25~35岁孕妇。排除标准:既往有消化道疾病史。超重诊断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BMI界限值:超重:25 kg/m~2≤BMI<30 kg/m~2;BMI正常值:18.5~24.9 kg/m~2。依据孕前BMI分为BMI正常组及超重组,各20例。

    2021年06期 v.21 948-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口咽肌功能训练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疗效评价

    李洁;王磊;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以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日间思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睡眠呼吸疾病,其特征为呼吸暂停时口鼻气流消失,胸腹呼吸仍存在~([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当OSA与COPD共存时,称为重叠综合征(OS),二者的协同作用可导致患者更严重的夜间低氧血症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更早出现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衰竭~([2])。据报道,重叠综合征在COPD患者中的发病率为3%~66%,在OSA患者中的发病率为8%~56%~([3])。

    2021年06期 v.21 950-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联合饮食控制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价值分析

    林敏;林华英;李雪慧;李凤丽;

    <正>妊娠期糖尿病(GDM)指的是妊娠期出现的糖代谢异常现象,属于妊娠并发症,约有80%~90%的孕期高血糖均为GDM,仅有10%~20%是孕前高血糖或显性糖尿病或糖尿病~([1])。GDM患者的血糖水平呈不稳定状态,波动较为明显,血糖控制不佳可对患者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而胰岛素注射为患者控制高血糖水平的主要手段,血糖改善效果显著~([2])。本研究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80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分别实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单用及联合饮食控制,对比分析其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52-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保膝治疗的临床观察

    郜红杰;

    <正>膝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在临床较为常见,在各种保膝治疗方式中,胫骨近端高位截骨术占有重要地位~([1])。本研究统计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膝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观察了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保膝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5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分析

    田懋泓;卢惠伦;蓝显明;

    <正>胃溃疡是一种消化性溃疡,是由胃黏膜溃疡或胃深层溃疡引起的~([1])。胃壁有一层胃黏膜保护层,当胃黏膜因某种原因受损时,这一区域很容易发生溃疡,即形成胃溃疡,这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2]),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临床症状主要是腹痛~([3])。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分析对胃溃疡患者使用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的效果。

    2021年06期 v.21 956-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文娟;

    <正>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属于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极为常见,极易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1])。因此,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关键是要减少反复发作的次数。现阶段,抗生素、雾化、退热等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2])。本研究观察了阿奇霉素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

    2021年06期 v.21 958-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2 ]
  •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网塞-平片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效果对比

    王彦峰;

    <正>腹股沟疝属于常见的临床高发性疾病之一,发病机制主要有先天性解剖异常及后天性腹壁薄弱或缺损,最为常见发病对象为男性,老年人,营养代谢异常以及相关疾病导致的腹内压增高~([1])。相关指南认为:成人腹股沟疝只有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才能获得痊愈~([2])。相关证据表明,对成人腹股沟疝尚无所谓的"最佳的金标准术式"。目前临床常见的手术方式主要有开放术式与腹腔镜术式~([3]),我院选择采用其中具有代表性且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开放网塞-平片修补术与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2种手术方式。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2种手术方式在成人腹股沟疝中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60-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维生素C联合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孕妇的有效性及对血红蛋白 红细胞 血细胞比容 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的影响

    韩泽平;

    <正>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会严重危害母体及胎儿的安全,会使胎儿在宫内缺氧,致使宫内窘迫的出现,使胎儿的生长受到损伤,极易造成孕妇早产及产后出血的发生。所以对孕妇的缺铁性贫血应早发现早治疗,使母体和胎儿获得充足的铁营养。孕妇缺铁性贫血通常应用饮食及药物治疗,药物干预可快速见效。本研究探究应用维生素C联合铁剂对缺铁性贫血孕妇实施治疗的有效性及对血红蛋白(Hb)、红细胞、血细胞比容(HCT)、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的影响,结果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61-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龙俊荣;陆丽珍;梁容梅;卓剑芳;陆剑尧;

    <正>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主要指颅脑遭到了直接、间接外伤,而在脑组织损伤基础之上产生不同的精神障碍~([1])。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坠落伤等事故频繁发生,致使颅脑损伤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而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发生率也随之上升~([2])。一旦出现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3])。本研究对本院诊治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62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案予以分析,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63-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保肝药物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孙春玲;董充慧;高海英;冯婷婷;刘亚楠;

    <正>化学药物治疗己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指通过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而达到治疗目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化疗中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1])。本研究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化学治疗后发生Ⅲ级肝功能损伤使用保肝治疗药物的选择。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019年我院肿瘤科乳腺癌患者应用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治疗4周期后序贯紫杉醇(AC-P)方案化学治疗的女性患者73例。

    2021年06期 v.21 96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经肋间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单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刘辉;陈芳;马龙宇;贺兴义;

    <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会对患者的心肌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这在活体及离体动物实验的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1])。所以如何减轻和避免术中不停跳搭桥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加快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成为临床上研究的重点~([2])。随着近年来微创外科的广泛开展,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也逐渐兴起。它相对于传统开胸的搭桥手术来说,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心功能恢复更好,适用于单纯前降支病变或多支病变行杂交手术的患者。但其对麻醉要求较高,既要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又要满足开胸后手术的操作要求,还要符合目前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理念,这对于麻醉工作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研究目的就是要总结出一套适合此类手术的麻醉方法。

    2021年06期 v.21 966-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

    李泰山;

    <正>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绝大多数患者能够及时就医并获得良好的治疗~([1])。急性穿孔阑尾炎临床上常采用选取阑尾切除术治疗。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在临床上应用~([2])。但是,关于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疗效评估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在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68-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 ]
  •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律失常和ST-T改变的临床特点及意义

    荆淑芳;

    <正>尿毒症患者在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多以心血管疾病作为主要并发症,也容易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电监护至关重要,以便更早地发现异常改变并制定有利的干预措施。本研究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律失常和ST-T改变的临床特点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70-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疏肝益肾汤加减 电针疗法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共病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曹媛媛;高淑英;石川;黄剑;柏林;李淑萍;高志刚;侯桂新;刘立平;王康;蔡焱煜;

    <正>慢性精神分裂症(癫狂病肝郁肾虚型)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1]),认知障碍主要包括工作记忆、注意和语言障碍~([2])。精神分裂症是糖尿病的独立风险影响因子~([3]),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目前,国内外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共病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尚无金标准,本观察应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进行认知评估~([4]),并对疏肝益肾汤加减、电针疗法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共病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进行观察。

    2021年06期 v.21 972-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 ]
  • 中药外洗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寻常疣临床分析

    李峥;徐宏慧;田秋;

    <正>寻常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疾病,易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在手部、足部较为常见~([1,2])。在治疗中,目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采用抗病毒治疗和局部药物治疗~([3])。但在单纯的抗病毒治疗中,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患者常难以治愈。液氮冷冻治疗是现在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将疣体根部进行营养隔绝,使病毒疣萎缩、脱落,达到治愈的目的,但也存在治疗不彻底、易复发的现象~([4])。本次研究将对采用中药外洗联合液氮冷冻方法治疗寻常疣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74-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闻庆;李红霞;

    <正>消化道恶性肿瘤是由于产生恶性病变后浸润没有达到消化层黏膜的称之为消化道早癌,是众多消化道肿瘤中的一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治疗十分困难,该疾病发展速度快,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消化内镜诊治有侵入性小、创伤低、花销小等特点,让很多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逐渐"微创化",得到了很多医生以及患者的认可。本次研究探究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76-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炙甘草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

    刘旭;刘鹏;

    <正>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cute viral myocarditis,AVMC)是由嗜心肌性病毒如柯萨奇病毒或Echo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1]),临床治疗AVMC的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治疗重点是抗病毒并防止病毒感染持续存在。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西医尚无治疗AVMC的特效方法,多以充分休息,对症治疗为主。病毒性心肌炎在中医学中分属"心悸""怔忡""风温""胸痹"等证范畴,主要是因为患者素体气阴两虚,外感邪毒,内侵于心所致~([1])。对于AVMC的治疗,中医以急性期: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慢性期:补气养阴,活血化瘀;迁延期:调补气血,扶正祛邪为根本。炙甘草汤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方剂,研究发现,炙甘草汤具有抗病毒、抗炎等多方面作用~([2])。本研究采用炙甘草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AVMC,现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77-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结合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薛学丽;

    <正>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术法主要有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等,其中以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最为常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术法虽然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术后容易复发,临床需要辅以其他方法来减少子宫息肉的复发,改善患者的预后~([1])。而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正可以满足以上要求,其可以在子宫内持续释放左炔诺孕酮,对子宫内膜的增生进行有效的抑制,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使用曼月乐宫内节育器可以有效减少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2])。本文抽选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100例,试评价曼月乐宫内节育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2021年06期 v.21 979-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2 ]
  •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牛翠萍;

    <正>急性脑梗死(ACI)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可造成患者大脑神经损伤,引发肢体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1])。阿替普酶(rt-PA)为临床溶栓治疗ACI的常用药物,可通过尽快开通闭塞血管,减轻大脑神经损伤,改善患者病情~([2])。尽管rt-PA可较好地溶解血栓,但仍有部分患者获得的临床疗效欠佳,使得其自理能力及大脑神经功能改善并不明显,故明确ACI患者rt-PA溶栓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ACI患者rt-PA溶栓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改善ACI患者预后提供指导。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81-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急性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侯敏;李鹏;范云风;

    <正>急性中毒是指有害毒物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造成体内脏器受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主要以起病急、病情重为临床特点~([1])。血液净化是临床常用来抢救重症患者的一种治疗技术,是利用净化装置通过体外循环的方式清除蓄积在体内的毒物、药物及体内代谢的产物,纠正体内环境紊乱~([2])。目前,临床对血液净化技术治疗急性中毒患者疗效的研究较多,但对其预后及生活质量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对急性中毒患者应用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评分(QOL)的影响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为急性中毒患者提供临床治疗方案的参考。

    2021年06期 v.21 983-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

    贾羽梅;

    <正>2型糖尿病(T2DM)多由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患者表现为血糖水平异常升高,若血糖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可引起心、肾、眼睛等多器官病变,严重降低生活质量~([1])。而对于初诊T2DM患者而言,其胰岛功能损伤较轻,需快速解除高糖毒性,以保护胰岛素功能。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是初诊T2DM患者的常用手段,其可模拟正常生理性胰岛素释放,稳定控制患者全天血糖水平,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但胰岛素治疗易存在体质量增加和低血糖风险~([2])。西格列汀属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口服后可增强肠促胰岛素轴功能,以稳定降低血糖水平,且该药具有延迟胃排空、抑制食欲等多种作用,利于减少内脏脂肪堆积,减轻体质量~([3])。本研究旨在分析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85-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 ]
  • BE型股骨柄与BE1型股骨柄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刘涛;侯兵;

    <正>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成熟、有效的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手术,可以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1])。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涉及的组织多,并且需要截骨、磨臼等操作,术后患者疼痛反应强烈,为此对假体的即刻稳定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生物型髋关节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比较多,其中股骨柄假体的设计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3])。特别是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个体化选择最佳的假体固定方式,也提高了假体的使用寿命~([4])。BE型股骨柄在早期的应用比较多,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大~([5])。

    2021年06期 v.21 986-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替格瑞洛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荣小伟;李翔华;李锦艳;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心肌梗死中的治疗效果已被临床认可,而接受PCI的一部分患者后仍出现无复流现象,支架的置入可对血管炎症反应造成影响~([1])。PCI术后,常用氯吡格雷来降低血栓的发生率,氯吡格雷可以阻断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但部分患者可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现象,影响患者预后~([2])。目前,PCI术后应用一些药物可改善患者预后,但应用替格瑞洛的研究鲜少。本研究将探究接受PCI患者应用替格瑞洛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2021年06期 v.21 98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脑脊液置换联合药物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脊髓膜炎效果研究

    袁美荣;

    <正>结核性脑脊髓膜炎是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所致,以头痛、颅内压增高、发热等为主要表现,若不及时接受治疗,可导致患者出现脑梗死、脑积水等诸多并发症,并会遗留瘫痪、脑疝等严重后遗症~([1,2])。抗结核治疗、降颅内压等是治疗结核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措施,虽能改善患者病情,但难以有效改善脑脊液等生化指标,影响患者病情恢复。近年来,药物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脊髓膜炎在临床得到普及和应用。本研究分析药物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置治疗结核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结核性脑脊髓膜炎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91-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大量输血方案对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 纤溶功能及血栓弹力图监测结果的影响

    姚超峰;李会广;

    <正>为保证输血安全,及时掌握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常规凝血指标检查无法全面反映患者机体凝血功能状况。本研究纳入92例急性创伤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旨在探讨大量输血对急性创伤患者凝血、纤溶、血栓弹力图(TEG)参数的影响,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92-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 ]
  • 调强放疗技术在乳腺癌放疗中的临床分析

    鲁春慧;崔晓斌;

    <正>为了全面探究调强放疗技术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的治疗成效,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来本院接受疾病治疗的2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疾病。并对部分患者在术后开展了调强放疗技术治疗疾病,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994-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亮氨酸氨基肽酶 空腹血糖与妊娠期高血压症发展的相关性

    张亚兰;范晓玲;高原;

    <正>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是一类能水解肽链N-末端并由亮氨酸和其他氨基酸形成肽键的酶。广泛分布于肝、肾、胰等组织中。肝脏含量最为丰富。各类肝细胞损伤的肝病患者,血清中LAP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目前,在临床上LAP作为肝功能损伤标志评价之一,但在妊娠妇女中血清LAP水平的生理变化未能广泛重视。相关研究~([1])证实LAP中的胎盘LAP(P-LAP)只有在与妊娠期的女性血液才能检测到。P-LAP通过降解母体和胎盘之间内表面的催产素、抗利尿激素、血管紧张素Ⅱ等生物活性肽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一般情况下,随着孕周的增加,LAP水平会随之升高。患者出现妊娠期高血压时,LAP水平可出现异常变化,故而LAP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具有密切相关性,但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另外,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由于激素分泌紊乱常可导致患者血糖水平异常,但相关研究资料较为缺乏。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LAP、空腹血糖(FBG)表达与妊娠期高血压症发展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妊娠期高血压症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路径和着力点。

    2021年06期 v.21 995-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2016—2018年两种非发酵菌耐药性与常用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性分析

    范惠霞;李晓禹;

    <正>研究显示,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影响致病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化的重要因素~([1]),因此有必要对细菌耐药情况做定期考察,以便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对策,从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现对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2016—2018年间两种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及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2021年06期 v.21 997-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0例临床观察

    韩东;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基本病理表现为细胞外基质变多,肾小球硬化以及肾小球基底膜变厚等,有着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包括遗传、生化代谢紊乱以及肾小球血液动力学改变等多种因素~([1])。作为导致慢性肾衰竭及死亡的一项常见原因,DN的发病率也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升高,严重危害到了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在此种形势下,临床应对早期DN患者展开积极有效的治疗,在延缓其病情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高~([2])。基于此,本文以我院60例早期DN患者为例,通过对其展开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1000-10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 ]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比较分析

    李晶;

    <正>有创机械通气是重症医学治疗的常用方法,但是该治疗方式为侵入性的有创操作,可导致疼痛、躁动等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了伤害性刺激,同时也不利于机械通气治疗的持续进行,需尽早减轻患者疼痛感受,促进其达到较好的镇静程度,避免出现躁动、谵妄等反应。阿片受体激动剂为重症监护室(ICU)治疗中常用的镇痛、镇静药物,有创机械通气中多采用瑞芬太尼、芬太尼等作为镇痛药物,两者镇痛效果有效,但是两者的效果差异尚不明确~([1])。同时,应注意阿片类镇痛药普遍存在呼吸抑制等问题,瑞芬太尼与芬太尼两者的安全性有待明确。为此,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42例患者,对比分析了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现总结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1001-10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不同入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

    姚康辉;

    <正>胆囊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科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发热、腹部剧烈疼痛等,大部分患者常伴有胆囊结石,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1])。既往临床常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此疾病,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术中常采取胆囊三角入路治疗~([2])。但相关研究显示,此手术入路可能造成胆道损伤,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可能与术中对于Calot三角解剖不当所致~([3])。因此术中如何避免胆道损伤已成为临床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LC术中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入路方式,其可帮助术者识别肝外胆管解剖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对于降低胆道损伤概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4])。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入路行LC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2021年06期 v.21 1003-10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全科医学

  • 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联合社区心康复路径对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6 min步行试验及上下肢肌力的干预作用探究

    陈碧华;李擎;蒋丹玛;陈俊玲;施恺;

    <正>据相关研究报道,住院期间,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能按照医务人员要求参与治疗及护理,但出院后部分患者认为自身疾病已治愈,遵医程度大大降低~([1,2])。同时部分患者因缺乏医务人员专业指导,常常会运动过度,进而引起软组织损伤~([3])。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强调以家庭医生团队为主,门诊随访过程中常规用药,加以健康教育以改善患者功能性体适能,减少过度运动所致肌肉损伤。而社区心康复路径以心康复俱乐部为教育平台,从膳食指导处方、运动处方、戒烟处方、药物处方、心理处方等5个内容为基础,设立健康讲堂开展针对性教育干预措施,并通过群组转诊上级医院做心肺运动试验(CPET)精确制定运动处方,社区具体落实运动干预,旨在做好心脏康复大医院出院后与社区持续康复管理的有效衔接。本研究首次将基于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的社区心康复路径应用于出院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并探究其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1006-10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 ]

医学教学

  • 三维可视化在胸科教学中的应用

    程冬明;任彩霞;郭光伟;孟俊杰;李佳;

    <正>由于临床疾病的复杂性,在传统的胸外科教学中,肺部血管、气管的解剖,尤其是肿瘤与血管气管之间的关系、手术方式的选择,一直是临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律的制约,使得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十分有限,严重得约束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1]),而通过传统的平面图谱和实物录像等教学方式不能完全达到教学效果。随着数字医学及微创外科的发展,医学影像三维可视化等数字医学技术应用于外科临床工作,其中三维可视化技术作为高科技成果的产物,通过构建的三维可视界面,便于学生学习~([2]),其将获得的传统二维医学影像,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核磁共振成像(MRI)图像,在三维空间上重建出立体的三维图像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从各个方位和角度立体直观的显示肺部器官复杂的空间结构和毗邻关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果。本次在胸外科的教学中引入三维可视化技术后,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升,现介绍如下。

    2021年06期 v.21 1009-1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实视系统结合数字切片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张小丽;张静;孙智路;

    <正>病理学是直观性很强的形态学科,实验教学在病理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实践教学能加强学生理解课堂知识,提高分析疾病的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较多,并且依赖于玻璃切片及光学显微镜的结合,学生很难在有限的学时内高质量的完成实验内容,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2008年起,全国重点医学院校陆续将数字切片扫描与应用系统,应用于医学形态学的教学~([1])。数字切片是利用计算机切片扫描系统,通过高精度的自动扫描将玻璃切片转化为高质量的数字化虚拟切片~([2])。实视系统是利于实时镜下视野共享系统整合前言直播技术,借助网络,学员可以在移动端(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同步观看到教师显微镜下的图像,教师同步语音讲解,不受显微镜数量及空间、距离的限制。实视系统自2018年面世以来,目前仅在少数医院进行测试,尚未见实视系统应用于病理学实验教学的相关报道。我科在本科生实验教学中尝试将两种方法相结合,旨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2021年06期 v.21 1010-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卫生管理

  • 新医保政策下某院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合理性研究

    朱忠华;谢永忠;韩斌;庄仲侠;王剑杰;吴睿;赵阳昱;芮珉;钱都;

    <正>美国研究显示,质子泵抑制剂(PPIs)是美国处方量排名第三的常用药,其中>80%用于预防应激性溃疡,预防应用PPIs的住院患者中>50%无指征,各科医生对PPIs、应激性溃疡预防指征的认知都存在误区~([1])。PPIs制剂的使用金额普遍位居各级医疗机构前列,并且普遍存在无适应证用药问题~([2])。2020年1月1日医保新政的实施,医保目录不仅从控费、规范用药目的给予PPIs限定了支付范围,更是强调了必须加强有支付限定条件药品的支付前审核,医保严格措施下必将对PPIs的处方行为产生影响,为了解医保新政下PPIs的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PPIs的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本研究分析医保新政下临床用药的痛点和难点,为优化PPIs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2021年06期 v.21 1013-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 ]
  • 加强医保质量管理对医保病历审核中违规率的影响分析

    赵秀田;

    <正>医院管理体系的关键在于管控医疗质量,积极有效地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遵从和执行安全体系标准,促进质管体系能够有效健康地成长,不断在质管推行过程中自省,坚持持续改进有关不足,不断完善我国的医管条例,坚持以持续质量改进理论为基础,促进医保质量保持"年轻化"和"实时性",避免与现实医疗状况脱节。全面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指的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之上发展起来的循环质管理论,全面质量信息管理过程就是精益求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现有的工作环节,进行持续性、深入性的剖析与挖掘,以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为探究医保持续质量管理对医保病历审核中违规率的影响,选择某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医保审核过程中发现的医保问题开展研究探析,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1015-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穿戴防护用品不适体验的质性研究

    卫晶;范慧慧;王艳红;张嵘;

    <正>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密闭场所、长时间暴露、高浓度环境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多种传播途径使一线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面临较大的感染风险,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但穿戴防护用品后的不适感也给一线人员带来职业暴露风险和心理负担。本研究旨在了解一线护理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后的不适体验及相关因素,汇总分析后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缓解不适体验,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减轻心理负担,现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1017-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肺肿瘤多学科联合门诊成果及满意度调查

    王磊;张艺;

    <正>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即由多个临床学科,针对某一疾病,通过定期会议形式,提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继而由相关学科单独或多学科联合执行该治疗方案。MDT在欧美等国家的肿瘤患者治疗中已经成为常用模式~([1]),我国在此方面也取得不少成效,一些研究表明多学科诊疗在胰腺癌、胃癌、肺癌、食管癌等中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前等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

    2021年06期 v.21 1019-1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医学检验

  • 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及抗体数值变化监测

    王玉珀;任丽萍;张明霞;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在全球肆虐,尽早诊断是疫情防控的重点。虽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在COVID-19确诊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新型冠状抗体检测也可作为主要的辅助诊断标准~([1])。新型冠状病毒血清抗体在患者病程发展、诊疗过程具有规律变化,因此监测抗体水平变化可以为临床治疗监测、病程转归及预后判断提供支持和帮助。

    2021年06期 v.21 1021-1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4种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第三方质控品检测结果分析

    王晓玲;王雪清;董变变;熊怡;王效红;任建平;

    <正>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1])是已知的可感染人类的第7种冠状病毒~([2,3])。SARS-CoV-2属于β属冠状病毒,可引起人类致死性的呼吸系统疾病~([4,5])。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COVID-19)呼吸道分泌物病原学诊断临床实验室常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进行核酸检测,而核酸检测结果常受到核酸检测试剂盒质量、标本采集容器、标本取材、患者用药情况、病毒感染部位、病情发展、核糖核酸(RNA)提取方法等影响~([6,7]),导致部分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学表现、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无法及时确诊~([8]),因此临床实验室对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的选择也成为影响COVID-19患者病原学诊断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1年06期 v.21 1022-1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微生物培养检测技术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

    陈志毅;刘英;

    <正>肺炎支原体(Mp)的体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为一种原核细胞生物。Mp是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在进入体内后会快速繁殖,引起肺炎的发生~([1])。目前临床诊断Mp感染的方法比较多,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金标免疫层析试验、分子生物学试验、微生物培养检测等,其中后者为早期诊断方法,所需要的检测时间比较长。本研究对医院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期间诊治的90例疑似Mp患者的微生物培养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1025-1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临床护理

  • 优质护理对产妇尿失禁 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的影响

    郭丽萍;白玲;郭丽云;

    <正>妇女分娩极易引起盆底肌肉受损,如果产后没有恢复好,极易会出现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本研究分析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对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的影响,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接受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60例产后妇女,随机分为2组,纳入标准:(1)均经检查诊断符合盆底功能障碍的标准;(2)患者的泌尿和生殖系统都无异常;(3)患者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障碍、语言障碍等疾病,无法正常交流和沟通;(2)患有严重脏器疾病、妊娠并发症和感染性疾病;(3)患者有盆腔疾病治疗史。对照组患者30例,年龄21~38岁,平均(29±3)岁;经产妇20例,初产妇10例;受教育程度:19例高中及以下,11例高中以上。研究组患者30例,年龄22~37岁,平均(29±3)岁;21例经产妇,9例初产妇;受教育程度:18例高中及以下,12例患者高中以上。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021年06期 v.21 1028-1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低龄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重症监护室早期有效护理模式探讨

    罗利琼;陈王莉;鲁浩;张颜;邢万红;

    <正>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近年来先心病患儿的出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婴幼儿先心病的手术治疗不断向低龄、低体质量化发展,术后患者可出现血容量不足,心肌收缩无力,血管张力异常等改变~([2])。给手术本身及术后护理带来了巨大困难与挑战,因此需强化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现对我院2019年4月至10月收治的12例低龄低体质量先心病患儿早期采取预见性及集束化护理措施效果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1030-1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集束化护理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护理舒适度的影响

    王亮芳;王晓凝;

    <正>集束化护理是指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将目前被证实对患者有效的多种单一的护理手段进行汇总,并梳理成连贯的、可操作的流程,综合应用于护理工作中~([1])。研究表明,集束化护理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结局,并提高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和满意程度~([2])。本研究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我院行胸腹腔镜食管切除术的10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在围手术期予以集束化护理和常规护理,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护理舒适度的影响。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1031-1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全程血栓防控干预体系在预防骨科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中的应用

    付秀芳;

    <正>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血管使静脉血液回流障碍。静脉壁受损、血流缓慢、高凝状态是造成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危险因素。骨科患者多以高龄、骨折为主要人群,手术创伤造成血液高凝,而卧床使血流缓慢,因此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栓的发生率最高,有研究调查表明骨科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约为10%~63%~([1]),静脉血栓不仅影响病情康复,血栓脱落造成的肺栓塞具有极高病死率,是骨科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早期积极实施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关节置换术后常规实施相关预防措施能使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降低约30%~45%。本研究对本院骨科收入院的386例患者实施全程血栓防控干预,观察其对骨科围术期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1033-1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护理路径的集束化模式在多囊肾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

    付芳;

    <正>多囊肾是一种影响全身多个系统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出血、高血压、肾损害等,患者会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如果不进行干预和治疗,最终会导致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既往研究表明,临床上多囊肾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缓解症状并改善肾功能~([1])。手术治疗可用于去除肿大的囊肿,同时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恢复。本研究以进行治疗的多囊肾患者110例作为对象,研究基于护理路径的集束化模式在多囊肾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自我效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1035-1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综合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程宝利;王瑾;

    <正>单纯药物治疗不能完全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优质护理可对机体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本研究将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护理中,观察其效果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9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2组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胎型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021年06期 v.21 1037-1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 ]
  • 常规护理结合风险管理在急性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郑娜;王美玲;

    <正>在临床救治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及加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使病情发展得以缓解,还可以有效地规避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并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1])。风险管理是临床常用的护理干预方法,是指在医院救治过程中,存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危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患者死亡、损害及伤残事件的干预对策,能提高患者护理安全性。常规护理结合风险管理在急性脑卒中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中以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象,探讨常规护理结合风险管理在急性脑卒中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1039-1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胸外术后患者管道意外拔出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张雅红;

    <正>管道意外拔出指的是各类管道的拔出在计划之外或者是管道因为固定不牢而意外滑脱~([1])。意外拔管不仅会加重患者治疗负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二次承受置管带来的伤害、疼痛不适,而且还有可能会增大感染风险,十分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进一步分析胸外术后患者管道意外拔出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患者降低意外拔管的可能,这对于患者后期有效治疗、预后改善至关重要。本研究对100例胸外术后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了管道意外拔出原因,实施了相应护理措施,以供临床参考。

    2021年06期 v.21 1041-1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在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知晓率的影响研究

    班琦;

    <正>既往研究显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的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适用于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干预,且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儿的护理干预中效果较好~([1])。本研究以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在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知晓率的影响,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1043-1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持续体质量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任宝燕;苏芳;

    <正>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对患者的体质量进行控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常规的临床治疗措施,并不包含对患者体质量的控制方式,而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也无法有效引导患者对体质量进行控制~([1])。持续体质量干预,是通过对患者持续不断的采取体质量干预措施,借此加强对患者体质量的控制效果。本研究于医院心内科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持续体质量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冠心病患者预后改善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途径。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1045-1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临床价值研究

    武丽红;

    <正>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住院患者多伴有急性胸痛的现象,并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该病发病快,对护理工作的紧密性要求高,为了降低临床突发性事件,提高患者健康保障,临床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护理中,用于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1047-1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 ]
  • 优质护理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研究

    贾晓玲;牛艺;

    <正>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肺部疾病,咯血是肺结核急症常见之一,约1/3~1/2患者不同程度均会出现咯血,大咯血可引起窒息、失血性休克、以致危及患者生命,加之外界的各种压力以及服药时间较长,患者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肺结核又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营养状况也会受到影响。因此,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指导患者及家属对本病病情及急症积极配合,并正确认识显得非常必要。

    2021年06期 v.21 1049-1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风险护理管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

    成小侠;姚巧燕;

    <正>护理风险管理是减少风险因素的重要方法,风险护理管理通过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小组,预防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保证护理安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卫生管理领域~([1])。本研究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在剖宫产产妇中应用价值,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96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

    2021年06期 v.21 1051-1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预见性护理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

    石建红;刘媛;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非计划拔管是由于导管功能失去意义,使患者的治疗方案无法完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导管拔除。而非计划拔管不仅加重了患者疾病的发展,还使患者承受经济及躯体上的痛苦,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重要隐患。而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针对PICC置管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规避,并制定应急预案,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概率,提高置管质量~([1])。对此,本研究就预见性护理针对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作用展开探讨,现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1052-1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腹部皮下注射抗凝剂技术对瘀斑发生率的影响

    武慧英;

    <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骨科大手术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1])。腹部皮下注射抗凝剂是VTE防治基础,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腹部皮下注射抗凝剂导致瘀斑发生率高。国内外抗凝剂相关研究报道显示皮下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大多与技术操作有关~([2])。为了降低我院骨科腹部皮下注射抗凝剂瘀斑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证预防及治疗效果,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腹部皮下注射抗凝剂操作技术前后瘀斑发生率及程度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1054-1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心理护理干预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婕;

    <正>院前急救大多是接诊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的患者,急救现场千变万化,患者对突发的疾病或事故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紧张、恐惧及对病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往往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影响救治时问诊及配合~([1])。在救治院前急救患者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疏导高度紧张的情绪,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烦躁,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增强患者战胜病痛的信心,逐步成为院前急救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2])。

    2021年06期 v.21 1056-1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院外追踪护理模式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霍晋慧;

    <正>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出院后的自我血糖监测与管理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传统院内护理无法填补的空缺。为确保患者疾病控制效果,全面、长期、优质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1])。本院为探索一种能够建立患者长期自我管理意识并对自身不良行为做出改变,从而达到控制血糖、改变疾病结局的护理模式,将院外追踪护理模式应用于初诊型2型糖尿病患者之中,取得了理想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1057-1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肺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对比

    李旭平;吴艳娟;张雷;

    <正>化疗是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治疗措施,但是化疗周期较长,而且化疗药物对血管有较强的刺激性,一旦外渗,会造成注射部位疼痛、肿胀、红斑,严重的会使得皮肤颜色变黑或起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更有甚者须进行外科清创、植皮,安全可靠、长期使用的静脉输液通路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分析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在晚期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2021年06期 v.21 1059-1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稿约

    <正>《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主办。设有专论、论著、实验研究、基础研究、药物研究、调查研究、影像诊断、综述讲座、临床研究、新药临床试验及应用、合理用药、新药介绍及新进展等栏目。1对来稿的要求1.1作者署名和作者单位:作者姓名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介绍信。作者单位(包括科室)要用全称,并注明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

    2021年06期 v.21 1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山西省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服务中心

    <正>山西省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服务中心于2018年8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经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为非营利性独立法人医疗机构,是山西省唯一合法的人体器官获取组织,简称为"OPO",该中心由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监督管理,并在山西省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下,山西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省级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即OPO组织,并建立了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获取、统一分配、统一救助的良好局面,开创全国先河,为及时挽救更多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提供了服务和保障。

    2021年06期 v.21 1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