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静;武金宝;
目的 评估实施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后,医院内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状况及相关趋势,为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在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的2 207例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涵盖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抗肿瘤药物种类及费用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2 207例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14,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0岁。腹部肿瘤占主导地位(占68.40%),其中消化系统肿瘤占56.50%。在用药频度方面,卡培他滨片、来曲唑片、呋喹替尼胶囊、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安罗替尼胶囊、比卡鲁胺片及替吉奥胶囊等大多数非注射剂连续4年院内排名前十。同时,抗肿瘤药物的使用金额在3年内占全年药品销售总金额变化不大。结论医院内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状况与我国当前肿瘤的发病率及治疗趋势基本一致。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继续关注抗肿瘤药物的使用趋势,以提升合理用药的水平。
2025年17期 v.25 1126-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顾素萍;朱娜君;屠伟平;
目的 探究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PCOS-IR)的疗效。方法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PCOS-IR患者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与观察组(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比较2组疗效、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月经周期、糖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黄体生成素(LH)、LH/FSH]、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表达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7%)较对照组(78.3%)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21.24±2.48)kg/m~2、腰臀比(0.73±0.12)、月经周期(31.19±6.85)d较对照组[(23.31±2.52)kg/m~2、(0.78±0.13)、(36.23±7.59)d]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TG(1.2±0.3)mmol/L、TC(4.3±0.6)mmol/L、HOMA-IR(2.9±0.8)及LH(8.43±2.51)U/L、LH/FSH(1.30±0.26)、T(2.08±0.36)nmol/L较对照组[(1.5±0.4)mmol/L、(4.7±0.6)mmol/L、(3.4±0.6)、(11.18±2.25)U/L、(1.74±0.29)、(2.47±0.42)nmol/L]低,SIRT1(0.92±0.13)、AMPK(0.76±0.11)表达量较对照组[(0.84±0.14)、(0.71±0.09)]高(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IR可提高疗效,降低体质量,促进月经周期恢复,且可改善糖脂代谢指标及性激素水平,调节SIRT1/AMPK信号通路,安全可靠。
2025年17期 v.25 1132-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杨承建;林佩达;刘峰;
目的 探讨四烯甲萘醌(MK4)软胶囊联合唑来膦酸(ZOL)治疗老年髋部脆性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一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各90例)。对2组患者进行检查,确定手术指征后行髋骨骨折手术,并进行术后基础对症治疗。单一组于术后14 d进行ZOL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增加MK4软胶囊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BMD)值、骨代谢指标水平、血清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BMD、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骨钙素(BGP)水平均上升,联合治疗组髋部BMD(0.71±0.10)g/cm~3、腰椎BMD(0.83±0.13)g/cm~3、右股胫骨BMD(0.79±0.11)g/cm~3、24-(OH)D(36.70±3.71)μg/L及BGP(8.60±0.13)U/L水平高于单一组[(0.68±0.08)g/cm~3,(0.78±0.12)g/cm~3,(0.75±0.10)g/cm~3,(31.90±3.87)μg/L,(6.91±0.15)U/L](t=2.222,2.681,2.553,8.484,81.250,P<0.05)。治疗后,2组β-胶原交联N-端肽(β-CTX)、碱性磷酸酶(AL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联合治疗组β-CTX(0.35±0.04)mg/L、ALP(7.93±1.01)μg/L、hs-CRP(2.77±0.28)mg/L、TNF-α(21.83±3.25)ng/L及IL-8水平(22.20±2.31)ng/L低于单一组[(0.52±0.06)mg/L,(8.31±0.95)μg/L,(3.81±0.39)mg/L,(29.61±3.10)ng/L,(26.93±2.70)ng/L](t=22.365,2.600,20.550,16.433,12.628,P<0.05)。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单一治疗组的70.0%(χ~2=11.254,P<0.05)。结论 MK4软胶囊联合ZOL治疗老年髋部脆性骨折的疗效更佳,可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患者骨代谢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25年17期 v.25 1138-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李萌;余倩;潘思宇;吴红金;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的效果。方法 纳入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86例CSF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3例,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和研究组(43例,给予尼可地尔、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校正TIMI帧数(CTFC)、心室复极化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发作持续时间均比治疗前缩短,且研究组更短,发作次数、发作时疼痛程度评分均比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更低(t=6.424、2.631、4.759,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等的CTFC均比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更低(t=3.392、5.445、3.488,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心室复极化指标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更低(t=5.733、4.073、2.519,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更低(t=2.089、2.050、12.496,均P<0.05)。结论 尼可地尔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CSF患者使心绞痛发作程度减轻,缓解慢血流状况,改善心室复极化,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17期 v.25 1144-1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卢士建;徐谭;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血栓抽吸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94例在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将所有患者根据术中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7例,血栓抽吸治疗)和研究组(47例,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比较2组患者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PCI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CTFC),术前、术后1周心功能各项指标水平,以及2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CTFC比对照组下降(t=8.293,P<0.05);术后1周2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水平均比术前有所好转,且研究组明显好转(t=4.461、10.492、6.365,P均<0.05);术后1周2组患者各项心肌损伤指标水平均比术前下降,且研究组更低(t=13.665、3.306、29.622,P均<0.05);研究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对照组低(χ~2=5.371,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采用2种方法联合治疗可对冠状动脉血流、心功能起到改善作用,减轻心肌组织损伤,降低MACE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2025年17期 v.25 1149-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宁合法;
目的 比较溴敌隆中毒应用常规剂量与大剂量维生素K_1的临床疗效。探讨维生素K_1在溴敌隆中毒的合理应用剂量和应用方法。方法 选取山西省稷山县人民医院2010—2022年63例溴敌隆中毒患者的病历资料及应用维生素K_1治疗后的效果评定。根据维生素K_1使用的剂量分为常规剂量组(≤40 mg/d)与大剂量组(>40 mg/d)分别于入院1~3 d内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常规剂量组患者在治疗3 d后PT从(88±10)s下降至(20±4)s,APTT从(96±12)s下降至(47±8)s;大剂量组患者在治疗3 d后PT从(92±10)s下降至(16±4)s,与常规剂量组比(P<0.05),APTT从(99±11)s下降至(41±8)s,与常规剂量组比,大剂量组下降的幅度更加明显(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溴敌隆中毒急性期应用大剂量维生素K_1较常规剂量能使患者凝血功能快速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25年17期 v.25 1154-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