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春维;石亮;白永忠;董立明;乔荣;张晶;段慧萍;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耐药结核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特点。方法 选取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60例(合并组),单纯肺结核患者60例(未合并组),和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同时依据药敏结果将合并组患者分为敏感组(32例)和耐药组(28例),分析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特点。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未合并组、合并组CD4+%、CD4/CD8比值依次降低,CD8+%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组中耐药组与敏感组相比,CD4+%、CD4+/CD8+比值进一步降低,CD8+%升高(P<0.01)。结论 T细胞亚群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是糖尿病合并耐药结核发生的关键因素。针对该方向所制定的治疗策略,有望成为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新途径。
2024年04期 v.24 212-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李建兰;孙贤杰;李玉;
目的 研究阿仑膦酸钠对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的作用及其对骨代谢相关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省荣军医院治疗的112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柳氮磺吡啶加钙剂治疗,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阿仑膦酸钠进行治疗,监测和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骨代谢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体疗效(71%)高于对照组(52%,χ~2=8.797,P=0.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2组关节功能均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Z=2.147,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2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类风湿因子(RF)均降低,且治疗后的相关炎症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14.7±2.3)mm/1 h和(20.8±3.9)mm/1 h、(10.3±1.4)mg/L和(16.1±1.7)mg/L、(13.1±2.4)pg/ml和(24.1±3.4)pg/ml、(21.8±2.8)U/ml和(32.6±3.1)U/ml,t=8.197、9.762、14.741、11.626,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的观察组骨钙素(OC)、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ⅠNP)降低[(11.5±2.1)ng/ml和(16.2±1.7)ng/ml、(87.7±7.4)U/L和(96.9±8.6)U/L、(53.8±5.6)ng/ml和(61.3±6.2)ng/ml],骨密度(BMD)水平[(0.74±0.20)g/cm3和(0.55±0.11)g/cm3]升高(t=12.267、4.325、10.174、8.993,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联合用药能够有效提高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提高关节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骨代谢状况。
2024年04期 v.24 215-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杜亚哲;肖少伟;
目的 分析甲型流感采用银翘散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98例甲型流感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与试验组(49例),对照组行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试验组行磷酸奥司他韦联合银翘散治疗,治疗周期为5 d。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病毒转阴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乏力缓解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5 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以及治疗前及治疗5 d后咳嗽,头痛,乏力评分,CD4~+、CD8~+百分比,CD4~+/CD8~+比值。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病毒转阴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乏力缓解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均缩短(P<0.05);治疗后3、5 d 2组TNF-α、IL-6、CRP、IL-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降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更低;治疗5 d后2组咳嗽、头痛、乏力评分及CD8~+百分比与治疗前比较降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更低,CD4~+百分比、CD4~+/CD8~+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升高,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更高(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头晕、腹泻、皮疹、恶心呕吐各1例,试验组出现头晕、皮疹各1例,腹泻、恶心呕吐各2例,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与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5,P>0.05)。结论 甲型流感采用银翘散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可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同时提高患儿免疫能力,促进患儿康复,且安全、可靠。
2024年04期 v.24 22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白慧利;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对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激素暴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间于濮阳市中医医院就诊的72例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用药剂量分为低剂量组(27例)、正常剂量组(24例)和高剂量组(21例)。比较3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钾离子、钠离子、尿酸、舒张压、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总胆固醇各项临床指标数据;将3组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慢性胃炎、非酒精性脂肪肝、冠心病、向心性肥胖、精神症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躯体功能、生理功能、健康状态、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结果 3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钾离子、钠离子、尿酸水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剂量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低剂量组与正常剂量组(P均<0.05)。高剂量组发生高血压病、血脂异常、慢性胃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冠心病、向心性肥胖、精神症状患者的占比高于低剂量组与正常剂量组(P均<0.05)。3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均有所提升,低剂量组患者健康状态优于正常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P<0.05)。3组躯体功能、生理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角色功能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个性化代替治疗对其激素暴露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治疗过程中需监测患者血脂、血糖变化,低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可有效降低患者激素暴露的风险,临床可根据患者不同症状进行个体化给药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024年04期 v.24 226-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倪建芬;来洁;田碧云;闻瑶;
目的 探究利妥昔单抗注射与中药外敷联合CHOP化疗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近期疗效、免疫功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收治的11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序贯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外敷和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比较2组生存率、近期疗效、至少完成4个化疗周期前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IL-8水平、铁调素(HEPC)、癌胚抗原(CEA)、乳酸脱氢酶(LDH)水平、T细胞亚群分布情况及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1%(30/59)、64%(38/59),观察组为56%(33/59)、78%(46/59),2组OR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CR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各项血清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IL-2、IL-6、IL-8含量分别为(829±90)ng/L、(8.2±1.7)ng/L、(82±13)ng/L,观察组患者分别为(905±94)ng/L、(6.2±1.3)ng/L、(54±9)ng/L;干预后对照组HEPC、CEA、LDH分别为(38±4)ng/ml、(6.7±1.2)ng/ml、(255±64)U/L,观察组分别为(30±4)ng/ml、(4.3±1.0)ng/ml、(214±38)U/L;对照组患者CD3~+、CD4~+、CD4~+/CD8~+分别为(58±4)、(26.6±3.0)、(1.24±0.32),观察组患者为(62±5)、(29.8±3.6)、(1.65±0.35);对照组患者Ig A、Ig G、Ig M分别为(1.89±0.56)ng/L、(12.8±2.6)ng/L、(1.33±0.43)ng/L,观察组分别为(2.58±0.44)ng/L、(15.8±3.3)ng/L、(1.98±0.52)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化疗相关死亡,主要不良表现为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和脱发等,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9%(17/59),观察组为34%(20/5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妥昔单抗注射与中药外敷联合CHOP化疗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提升患者1年内生存率并提升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血清指标情况,治疗不良反应可控。
2024年04期 v.24 231-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彭晓瑞;方玉玲;胡艳松;邹晴;
目的 探讨维生素D补充对早产儿骨代谢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63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保暖等治疗,并使用早产儿专属的配方奶粉喂养;观察组在保持上述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维生素D补充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生长发育指标、骨代谢指标、免疫球蛋白水平及T细胞亚群。结果 经治疗2组早产儿身长、体质量、骨密度均增加,且观察组[(47±4)cm、(3.2±0.7)kg、(2 890±344)g/cm~2]较对照组[(45±3)cm、(2.8±0.5)kg、(2 315±319)g/cm~2]增幅更大(P<0.05)。对照组早产儿血清磷、血清钙、血清25-羟维生素D、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早产儿的血清磷水平(1.89±0.09)mmol/L降低,且低于对照组(2.07±0.10)mmol/L;血清钙、血清25-羟维生素D、血清碱性磷酸酶[(2.25±0.27)mmol/L、(32±6)nmol/L、(437±35)U/L]均升高,且高于对照组[(2.06±0.12)mmol/L、(26±4)nmol/L、(266±45)U/L](P<0.05)。2组早产儿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产儿CD3~+、CD4~+、CD8~+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早产儿的CD3~+、CD4~+、CD8~+水平均升高,且CD3~+、CD4~+水平[(70±5)%、(40±3)%]高于对照组[(64±4)%、(36±3)%](P<0.05);但2组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补充可有效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及骨密度的增加,改善早产儿的骨代谢水平与钙磷代谢,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但对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2024年04期 v.24 238-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韩槟屾;俞丽君;陈巍巍;吕江军;梁萍;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地塞米松不同用药途径对初产孕妇剖宫产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的影响,以及分析地塞米松能否降低产褥感染和神经根损伤症状的发生。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新昌医院90例初产孕妇剖宫产患者,根据是否给予地塞米松及给药途径进行分组,分为E组(硬膜外给药)、I组(静脉给药)、W组(未给药)。其中,E组在分娩断脐后2 min给予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5 mg/2 ml,I组在分娩断脐后2 min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2 ml,W组则不给予地塞米松。记录术前、术后2 d、术后4 d的CRP和WBC,比较产褥感染和神经根损伤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 d,3组产妇的CR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d, E组与I组、E组与W组的CR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组与W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3组产妇W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d,E组与I组、I组与W组的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组与W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在产褥感染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根损伤症状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静脉给药,硬膜外给予地塞米松能够更有效地使初产孕妇行剖宫产患者术后异常升高的CRP和血清WBC趋向于正常水平。无论是硬膜外还是静脉给药,地塞米松均能降低产褥感染和神经根损伤症状的发生率。
2024年04期 v.24 243-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祁彦芳;李生庆;朱健;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大鼠肝损伤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和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体质量230~25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各10只。除Sham组外,脓毒症模型通过盲肠结扎和穿孔法建立的,Sham组通过剖腹手术暴露盲肠,不结扎,然后关闭腹部。D组经颈外静脉注射5μg/kg右美托咪定,10 min内注射完毕,之后以5μg·kg~(-1)·h~(-1)维持。Sham组、M组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各组均于皮肤缝合前停药。术后24 h,抽取血液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胆红素(BIL)浓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并评分;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PPARγ、NF-κB、NF-κB抑制蛋白(ⅠκB)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余组血清ALT、AST、BIL、IL-6、TNF-α浓度升高,肝组织损伤评分升高,肝脏PPARγ、ⅠκB蛋白表达下调,肝脏NF-κB表达上调(P<0.05);与M组比较,D组血清ALT、AST、BIL、IL-6、TNF-α浓度降低,肝组织损伤评分降低,肝脏PPARγ、ⅠκB蛋白表达上调,肝脏NF-κB表达下调(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脓毒症大鼠肝损伤,其机制与通过PPARγ/NF-κB信号通路减轻其炎症反应有关。
2024年04期 v.24 248-251+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章依峰;刘振东;陶培淦;
目的 探究丁苯酞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绍兴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将研究对象是否使用丁苯酞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丁苯酞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BP),比较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IL-8差异。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2%,55/60)高于对照组(75%,45/60)(P<0.05),干预前2组患者MDA、SOD、M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MDA、MBP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IL-6、CRP、IL-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IL-6、CRP、IL-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对血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均有影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2024年04期 v.24 252-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程运霞;
目的 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鼻咽癌(NPC)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联合治疗对NP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西安市北方医院收治的120例N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G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G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治疗4个周期后,比较2组患者肿瘤缓解情况;全部患者均于治疗4个周期后随访2年,记录2组患者总生存期、无远处转移生存期、无局部复发生存期;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82%和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8,P<0.05);2组随访2年期间,观察组病死3例(5%),远处转移6例(10%),局部复发9例(15%),对照组病死10例(17%),远处转移12例(20%),局部复发17例(28%);观察组总生存期、无局部复发生存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级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GP方案同步放化疗能够有效提升NPC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2024年04期 v.24 256-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